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央企业广大职工坚决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守岗位、勇挑重担、日夜奋战,充分体现了中央企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光荣传统,真正成为了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的主力军。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疫情发生以来,全省959座煤矿中一度只有56座维持正常生产。一手抓防控,一手促发展。
下游市场不旺,炼化企业开工负荷普遍不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将形成风电产业的创新生态,智慧风场解决方案、客户个性化服务等能力随之进一步提升,将共同推动行业进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除了煤炭,在电、油、气等细分能源领域,多地区、多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在稳步恢复。复工复产的同时寻求新突破,能源行业必将化危为机,迎来更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
疫情不期而至,人员、物资等条件大大受限,给原计划的复工复产出了一道大难题。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做好两条线作战的准备:一条线是抗击疫情前线,主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大唐发电在公告中称,电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受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新能源消纳等因素影响,京津唐、广东、浙江等区域煤机利用小时下降,区域火电发电量受到挤占;二是受流域来水同比减少影响,公司在滇水电发电同比下降。
光伏补贴退坡政策之下,光伏企业的净利润虽在增长,但负债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对于光伏和风电企业累计发电量同比降低的现象,国电电力表示是因为部分企业所在区域风速同比下降,以及部分企业所在区域光能辐射总量有所减少。华电国际预计2019年净利较2018年将增加15.5亿元到19.0亿元,同比增加约90%到110%。截至2019年9月30日,隆基的负债达到277.73亿,同比增长21.63%。
根据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推算,2019年光伏新增并网规模为3022万千瓦(30.22GW)。华能国际也在快速推进能源转型。
东方日升负债157.20亿,同比增长51.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用电量493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用电量118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2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2019年第四季度,华能国际投产了17个新项目,其中包括10个风电项目、7个光伏项目。2019年,大唐发电累计完成发电量约2652.89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约1.64%;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2505.36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约1.60%。
传统电力集团寻求转型在用电量增长的背景下也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另外,火电仍是主要发电方式,电源结构的转型压力也在电力公司中有所体现。另一家光伏头部公司东方日升预计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亿~10.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7.44%~346.70%。为加快转型速度,大唐发电2019年动作频频预计2020年底发电装机容量21.3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上升。
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于崇德说,持续保持快跑的三产用电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增速均在10%以上。根据报告,2019年,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华北、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其中,蒙西、冀北、辽宁、浙江、江西、湖北、海南等省级电网在部分时段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蒙西电网从前几年的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首次转为2019年来供应偏紧。
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分别增长9.5%和5.7%,拉动效果明显。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1日发布的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电力消费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增长4%至5%。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7995亿元,比上年下降2%。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用电增长总体趋缓,也带来了电力投资降温。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华北、华中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将偏紧用电增长总体趋缓,也带来了电力投资降温。
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7995亿元,比上年下降2%。预计2020年底发电装机容量21.3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上升。
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华北、华中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将偏紧。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于崇德说,持续保持快跑的三产用电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增速均在10%以上。
根据报告,2019年,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华北、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其中,蒙西、冀北、辽宁、浙江、江西、湖北、海南等省级电网在部分时段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蒙西电网从前几年的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首次转为2019年来供应偏紧。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1日发布的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电力消费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增长4%至5%。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分别增长9.5%和5.7%,拉动效果明显。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2019年12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92.2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38%;累计用电量3364.1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57%。
(二)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情况。12月份,第一产业完成用电量3.2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6.64%;第二产业完成用电量204.6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8.42%;第三产业完成用电量41.8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0.36%;全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2.5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4%。
其中水电装机407.93万千瓦,占比4.38%,火电装机6970.04万千瓦,占比74.90%,新能源装机1928.16万千瓦,占比20.72%。统调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538小时,同比减少393小时。
截止12月底,全省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3106小时,同比减少377小时。截止12月底,全省装机容量9306.13万千瓦,同比增加装机625.86万千瓦。
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12月份,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26.9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9.4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行业用电量10.7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6.17%。黑色金属行业用电量8.3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5.9%。
其中水电8.7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87%;火电222.8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62%;新能源2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79%。工业用电量200.5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8.65%,其中,制造业用电量96.8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9.85%。
二、电力消费情况(一)全社会用电量情况。12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252.9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45%。
其中水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559小时,同比减少41小时;火电为3503小时,同比减少377小时;新能源为1356小时,同比增加19小时。全省发电量252.98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45%,累计发电量2815.6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32%。